首页 >> 财政动态 >> 权威要闻

回到顶部

全民反诈在行动 |警惕!“买卖游戏账号”诈骗

时间:2025-04-30 13:36:59 来源:本站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游戏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游戏账号的交易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这一市场的繁荣也吸引了不法分子的目光,“买卖游戏账号” 诈骗案件频发,给广大游戏玩家带来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为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全民反诈行动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类诈骗的套路与防范方法。Image_11349652641906.jpg

一、典型案例警示

案例一:轻信分期交易,账号钱财两空

新乡小伙小威平时从事游戏账号买卖交易,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去年年底,他在游戏中结识了一名玩家,得知对方是老乡,且有意购买他手中一个价值 14000 元的游戏账号,但对方表示手头资金不足。经过协商,双方达成协议,对方以分期支付 14500 元的方式购买该账号,每月支付 420 元,待尾款结清后小威再变更账号绑定信息。小威收到 4000 元首付款后,出于信任,未通过平台交易,也未签订合同或核实对方身份,便将账号密码提供给对方。之后的一个月,对方按时支付了 420 元分期款,一切看似正常。然而,今年 2 月 7 日,小威的一位同样从事账号买卖的朋友告知他,自己刚购买的游戏账号绑定的竟是小威的银行卡。小威急忙联系那位老乡,却发现已被拉黑。报警后,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原来嫌疑人在玩了一个多月账号后,因没钱继续支付分期款,便欺骗游戏平台,利用一些所谓的证据谎称账号是自己的,将账号占为己有后又以 7000 元卖给他人,最终辗转到了小威朋友手中。目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小威也在警方的努力下追回了 1 万元尾款。

案例二:虚假交易平台陷阱,大学生损失惨重

某大学女生在网易大神 APP 上看到有人售卖游戏账户,便主动添加对方 QQ 号询问情况。在完成购买后,女生想要将游戏账户绑定到自己名下,对方要求她添加 QQ,并以需要共享屏幕、认证银行卡限制情况为由,称随后会将钱返还,引导女生向其转账。女生未加思索,通过银行卡充值方式向对方转账共计 5457 元。然而,转账后对方一直未退款,女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案例三:未成年人轻信转账,多次被骗浑然不觉

16 岁的赵某在家玩游戏时,在游戏聊天频道看到有人出售游戏账号,便添加对方 QQ,并通过支付宝向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 400 元。之后,对方又以押金、担保金等各种理由要求赵某多次转账,承诺交易流程结束后会全部退还。一系列操作结束后,对方给赵某发送了一张转账 1588 元的截图,称延迟 24 小时到账。24 小时后,赵某不仅没有收到转账,刚购买的账号也被他人登录,此时他才惊觉自己被骗,被骗金额高达 1988 元。

二、诈骗套路深度剖析

(一)发布虚假交易信息

诈骗分子通常会在游戏内聊天频道、直播平台、社交软件(如 QQ、微信)、游戏论坛、贴吧等各种网络社交场合广泛发布买卖网络游戏账号、道具、点卡的广告,以及免费、低价获取游戏道具、参加抽奖活动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极具诱惑性,例如以远低于市场价出售转让游戏账号,或是承诺可以免费领取稀有游戏皮肤、道具等,以此吸引游戏玩家的关注,筛选出易受骗人员。

(二)诱导私下交易或进入虚假平台

当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诈骗分子会以私下交易更便宜、更方便,或者平台交易手续费高等理由,诱导受害人绕过正规平台进行私下交易。他们还会通过发送小程序二维码、链接或要求下载特定 APP 等方式,引导受害人在指定的虚假交易平台注册并进行交易。这些虚假交易平台的页面往往模仿正规交易平台制作,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实际上并不具备任何安全保障措施,只是诈骗分子用于骗取受害人钱财的工具。

(三)制造交易障碍,要求转账支付

一旦受害人在虚假平台上发起交易,诈骗分子就会开始施展各种手段制造交易障碍。他们可能会以操作失误、等级不够、账号被冻结、资金被锁定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支付 “注册费”“解冻费”“保证金”“手续费” 等各种名目的费用。为了让受害人相信交易确实出现了问题,他们还会利用假的资金入账截图、平台系统提示截图等图片误导受害人,让受害人误以为交易成功但因某些原因无法提现,只有按照他们的要求支付费用才能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诈骗分子会不断催促受害人尽快转账,利用受害人急于完成交易的心理,使其在慌乱中失去理性判断,一步步陷入诈骗陷阱。

(四)金蝉脱壳,拉黑消失

当诈骗分子成功骗取受害人的钱财后,为了防止受害人发现被骗后报警或采取其他措施挽回损失,他们会要求受害人在转账后删除聊天记录、转账短信等相关信息,以销毁证据。一旦受害人按照他们的要求操作,诈骗分子便会迅速将受害人拉黑屏蔽,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时,受害人往往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但由于缺乏关键的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等证据,给警方的调查和追赃挽损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防范措施指南

(一)选择正规交易平台

如确有游戏账号、装备等交易需求,务必选择游戏官方经营或授权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若游戏本身没有经营或者授权给第三方平台,最好咨询游戏的官方客服,寻找官方认可的交易渠道。正规交易平台通常具备完善的交易规则、安全保障体系和资金监管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交易风险。在交易过程中,平台会对潜在的交易风险进行提示,聊天界面也会反复插播安全提示信息,提醒用户注意防范诈骗。切勿轻信陌生人提供的交易平台或交易方式,避免脱离正规平台进行私下交易,以免陷入诈骗陷阱。

(二)保持警惕,不轻易转账

对于任何涉及金钱交易的行为,都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信 “低价充值”“高价收购”“免费领取” 等诱人说辞,一般以各种名义要求你交纳费用的,特别是 “交手续费”“账号解冻”“押金”“保证金” 等,极有可能是诈骗手段,切勿轻易转账。在交易过程中,如果对方发来付款截图,称款项延迟到账,并不断催促你先行付款时,一定要冷静,再三确认自己的账户是否实际收到钱款,避免落入 “虚假截图” 的陷阱。记住,正规交易平台不会要求用户在交易前向对方个人账户转账,一旦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停止交易,并向平台客服或警方咨询。

(三)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在网络交易过程中,要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要随意点击对方提供的网址链接,避免在不明来源的网站或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以防个人信息被泄露,导致财产损失。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游戏账号密码,设置复杂且独特的密码,并定期更换。不要轻易将账号密码告知他人,避免因账号被盗用而遭受损失。

(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监管

未成年人是游戏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也是 “买卖游戏账号” 诈骗的高发人群。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告诉他们网络游戏中存在的诈骗风险,教导他们如何识别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同时,要做好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支付密码,不能轻易设置免密支付,避免孩子受到哄骗、胁迫后操作转账。此外,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上网行为,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和消费金额,教育孩子在遇到涉及转账相关事项时要保持警惕,多和家长商量,避免上当受骗。

(五)及时报警求助

如果在游戏账号交易过程中发现自己被骗,应第一时间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交易平台页面截图等,并立即拨打 110 报警电话。警方会根据你提供的证据展开调查,尽力追回你的损失。同时,你也可以向游戏平台客服反映情况,协助平台对诈骗账号进行封禁处理,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记住,遭遇诈骗后不要惊慌失措,及时报警是挽回损失的关键。

全民反诈,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提高防范意识,远离 “买卖游戏账号” 诈骗陷阱,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在享受网络游戏带来的乐趣时,时刻保持警惕,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让我们携手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让网络游戏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