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政动态 >> 权威要闻

回到顶部

警惕最新电信诈骗术:骗子已经不跟你提钱了!

时间:2025-04-29 15:06:17 来源:本站

在电信网络诈骗的 “战场” 上,诈骗分子如同狡猾的 “变色龙”,不断变换着作案手法,试图躲避大众的警惕与警方的打击。以往,直白的骗钱话术是他们的惯用伎俩,而如今,他们竟悄然改变策略,“不跟你提钱了”,但这背后实则隐藏着更深的陷阱。Image_11349652641906.jpg

实物黄金 “新宠”,洗钱诈骗暗潮涌

近年来,随着 “断卡” 行动雷霆出击,银行转账等传统诈骗资金流转渠道被紧紧扼住咽喉,诈骗分子 “另辟蹊径”,将目光瞄准了实物黄金。用购买黄金洗钱,成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新 “衍生品”。2024 年起,浙江、山东、山西、云南、新疆等多地警方和金融监管部门接连拉响警报,提醒群众警惕 “购买黄金” 新型诈骗套路。

在厦门市,曾有一对行为诡异的情侣现身黄金饰品店。他们进店后,对黄金款式、价格毫不在意,径直要求购买 500 克价值 39 万元的黄金,且频繁查看手机,不断催促店员。幸好店员此前接受过反诈培训,察觉异常后借口报备库存通知了民警。民警迅速赶到,面对询问,这对情侣称黄金是买给 “舅舅” 过生日,可对于 “舅舅” 的信息却一问三不知。深入调查发现,他们的银行卡与外省警方正在侦办的诈骗案相关联,最终两人交代了为诈骗团伙 “洗钱” 的犯罪事实。原来,诈骗分子得手后,会指使 “车手” 用赃款购买黄金,再将黄金卖出,快速实现洗钱目的。

除了这种明知故犯的洗钱犯罪,还有不少人在浑然不觉中沦为电诈分子的猎物。厦门市民赖某收到含有某电商平台 “礼品答谢卡” 的陌生快递,扫码后被诱导进入聊天界面。对方以 “刷单返利” 为饵,先用小额提现获取赖某信任,接着要求其完成 5 万元充值刷单任务,承诺回报率高达 20%。赖某充值后,对方又诱导其通过线下交易,用现金或购买贵重高端产品(如黄金)进行交付。好在赖某在携带购买的 42.45 克黄金准备线下交付时,想起反诈宣传,前往派出所咨询,经民警核查,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 “兼职刷单 + 线下交付” 复合型诈骗。在这类骗局里,受害者常被诱导购买黄金,寄往指定地点或交给第三人,最终钱财两空 。

情感 “糖衣炮弹”,“非钱” 诈骗套路深

以往,“杀猪盘” 诈骗分子多以投资、博彩等直接骗钱的借口,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与受害者建立虚假恋爱关系,一步步诱导转账。如今,他们的手段更加隐蔽。例如,骗子与受害者在网络上热恋一段时间后,声称自己在某奢侈品店工作,近期店铺有内部员工福利活动,可低价购买限量版商品,让受害者帮忙购买,实则收到受害者转来购买商品的钱后便消失不见。又或者,以自己过生日、家人住院等理由,让受害者帮忙购买特定物品送往指定地点,这些物品往往价格高昂,而指定地点多是诈骗分子的同伙所在,一旦受害者完成购买和交付,骗子便逃之夭夭。他们不再直白索要钱财,而是利用受害者的情感,以看似合理的需求,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 。

包裹 “神秘陷阱”,诱导上当新花样

如今,诈骗分子盯上了快递包裹。他们会给受害者寄去一个看似普通的包裹,里面可能是一些小礼品、宣传册等,并附带一张卡片,声称扫码参与活动可获得丰厚奖品,如高档电子产品、大额购物券等。受害者扫码后,被引导至一个看似正规的网页,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美其名曰确认收货地址、奖品发放账户等),或者下载一个恶意软件。一旦受害者完成操作,个人信息被盗取,银行卡资金可能被盗刷,即便没有直接盗刷,后续也会频繁接到各类诈骗电话、垃圾短信,甚至遭遇精准诈骗。还有的包裹里会附带一个所谓的 “抽奖刮刮乐”,刮开后显示中了大奖,但领奖需要先缴纳 “手续费”“保证金” 等,诱导受害者转账,本质上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诈骗手段 。

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型电信诈骗手段,广大群众务必时刻保持警惕。在网络交友时,切勿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和不合理请求;遇到涉及金钱、个人信息、贵重物品交易的情况,务必多核实、多查证;收到陌生快递包裹,对其中附带的扫码、抽奖等信息,要谨慎对待,不随意操作。若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拨打 96110 报警,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