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政动态 >> 权威要闻

回到顶部

网络交友电信诈骗的应对对策研究

时间:2025-04-29 14:56:09 来源:本站

摘要

本研究聚焦网络交友电信诈骗问题,深入分析当前此类诈骗的严峻现状与作案特点,结合南京警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成功经验,从宣传教育、技术防控、法律惩处、社会协作等多维度探讨应对对策,旨在为防范和打击网络交友电信诈骗提供参考,切实保护民众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Image_11349652641906.jpg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社交平台的普及,网络交友成为人们拓展社交圈的重要方式。然而,这也给电信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交友电信诈骗案件频发,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因此,深入研究网络交友电信诈骗的应对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网络交友电信诈骗现状与特点

(一)现状

近年来,网络交友电信诈骗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网络交友类诈骗占比不断提高。诈骗分子利用各种社交软件,如微信、QQ、陌陌等,伪装身份与受害者建立虚假恋爱关系,进而实施诈骗。

(二)作案特点

  1. 身份伪装隐蔽:诈骗分子通常精心包装自己的社交账号,使用虚假照片、虚构身份信息,如编造高收入、高颜值、海外背景等身份,获取受害者信任。

  1. 情感操控精准:通过长时间的聊天交流,了解受害者需求和心理弱点,以甜言蜜语、关怀备至的方式建立深厚情感联系,使受害者放松警惕。

  1. 诈骗手段多样:常见手段包括编造生病、意外、投资失败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诱导受害者参与虚假投资理财、网络赌博;以结婚为由索要彩礼、首饰等财物。

  1. 跨地域作案:诈骗分子与受害者往往身处不同地区,甚至跨国作案,增加了案件侦破难度。

三、南京警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借鉴经验

(一)组建专职队伍,实现精准劝防

南京警方组建的专职反诈劝防队伍,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精准识别潜在风险。在网络交友电信诈骗防范中,可借鉴此模式,利用技术手段对社交平台上的异常账号和聊天行为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联系受害者进行劝阻。

(二)抓住 “黄金半小时”,全力追赃挽损

建立针对网络交友电信诈骗的快速响应机制,在受害者报案后,迅速与银行、支付机构协作,对涉案资金进行止付、冻结,争取在 “黄金半小时” 内拦截被骗资金,提高追赃挽损效率。

(三)构建全民反诈宣传矩阵,提升防范意识

借鉴南京警方的宣传模式,一方面,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网络交友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作案手法和防范技巧,以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吸引公众关注;另一方面,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线下宣传活动,针对不同群体进行精准宣传,提高公众对网络交友诈骗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四)出台奖励办法,鼓励全民参与

制定针对网络交友电信诈骗的举报奖励办法,鼓励市民积极举报可疑账号和诈骗线索。对提供有效线索、协助警方破案的市民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形成全民参与反诈的良好氛围。

(五)创新治理手段,应对新型诈骗

针对网络交友电信诈骗的新特点和新手段,联合互联网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技术防控手段。例如,开发智能识别软件,对社交平台上的异常账号和诈骗话术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建立社交账号信用评估体系,对高风险账号进行重点监控。

四、网络交友电信诈骗的具体应对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1. 学校教育: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学生普及网络交友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1. 社区宣传:社区组织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如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展板等,提高社区居民对网络交友诈骗的认识。同时,组织志愿者深入居民家中,尤其是对老年人等易受骗群体进行一对一宣传。

  1. 企业培训:企业定期开展员工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在网络交友中的防范意识,避免因个人受骗影响工作和企业形象。

(二)强化技术防范,提升防控能力

  1. 社交平台责任:要求社交平台加强账号注册审核,采用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等技术手段,提高账号真实性。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用户聊天内容、行为模式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封禁可疑账号。

  1. 开发反诈工具: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发针对网络交友电信诈骗的反诈工具,如诈骗风险评估软件、自动拦截提醒插件等,为用户提供实时防护。

(三)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

  1. 立法完善:针对网络交友电信诈骗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诈骗分子、社交平台、支付机构等各方的法律责任,填补法律空白。

  1. 从严惩处:司法机关对网络交友电信诈骗案件从严从快处理,提高犯罪成本,形成强大震慑力。同时,加大对诈骗团伙背后组织者、金主的打击力度,斩断犯罪链条。

(四)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1. 警企协作:公安机关与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建立紧密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快速响应。互联网企业及时向警方提供可疑账号信息,金融机构协助警方对涉案资金进行查询、冻结和追缴。

  1. 跨区域协作:建立跨地区、跨国的警务协作机制,加强对跨地域网络交友电信诈骗案件的联合侦破,提高办案效率。

(五)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受害者走出困境

  1. 建立心理援助机制:政府和社会组织建立针对网络交友电信诈骗受害者的心理援助机制,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走出困境。

  1. 开展心理教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应对诈骗等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五、结论

网络交友电信诈骗严重威胁着民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应对此类诈骗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借鉴南京警方的成功经验,从宣传教育、技术防范、法律惩处、部门协作等多方面采取有效对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控体系,才能有效遏制网络交友电信诈骗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以上研究从多方面探讨了网络交友电信诈骗的应对之策。你若觉得某些部分需进一步细化,或有新的研究方向,可随时和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