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政动态 >> 权威要闻

回到顶部

网络诈骗的立案标准最新

时间:2025-04-29 14:36:59 来源:本站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了解网络诈骗的立案标准,有助于在遭遇诈骗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法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目前,网络诈骗立案标准主要从诈骗金额及特殊情形两方面判定。Image_11349652641906.jpg

基于诈骗金额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

法律若干题的意见》,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一定数额即达到立案标准:

  • 数额较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认定为 “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警方应立案侦查。例如,若你因网络诈骗损失 3500 元,对方行为已符合该立案门槛,你可携带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会依法展开调查。问

  • 数额巨大:诈骗金额达三万元以上,属于 “数额巨大”。这种情况下,犯罪行为性质更为恶劣,相应的法律惩处也更严厉。比如,有人通过网络精心设计骗局,骗取多位受害者钱财,累计金额达 5 万元,其将面临更重的法律责任追究。

  • 数额特别巨大:当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时,被认定为 “数额特别巨大”。此类案件往往造成极其严重的财产损失,是公安机关重点打击对象。如某些大型网络诈骗团伙,通过复杂的诈骗套路,诈骗金额高达数百万元,一旦案发,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

此外,若两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诈骗数额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同样应当依法定罪处罚。假设某人在一年内先后多次进行小额网络诈骗,每次诈骗金额几百元不等,但累计金额超过三千元,也会以诈骗罪论处。

特殊情形下的立案标准

即便诈骗数额未达上述标准,存在以下特殊情形,同样可能以诈骗罪(未遂)立案定罪:

  • 发送诈骗信息: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若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即便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也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 “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比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大量手机号码,利用群发软件发送虚假中奖、投资返利等诈骗短信,数量超过五千条,就已触犯法律。

  • 拨打诈骗电话: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即便未实际骗得钱财,也符合相关立案情形。像某些诈骗团伙组织专人拨打电话,以虚构的贷款、购物退款等理由,每天拨打大量电话行骗,拨打次数达到五百人次以上,就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恶劣诈骗手段:若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如采用暴力威胁、心理操控等方式致使被害人陷入困境,即便诈骗金额未达标准,也可能被立案。例如,骗子通过恐吓、骚扰等手段,逼迫被害人交出钱财,虽金额不大,但手段极其恶劣,同样会受到法律制裁 。

当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或者发送诈骗信息、拨打诈骗电话数量达到上述标准十倍以上时,应认定为 “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

一旦遭遇网络诈骗,务必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诈骗网址等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警方调查,以提高追回损失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