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政动态 >> 警务资讯

回到顶部

电信诈骗中银行承担赔偿责任应以安全保障义务为限 ——F公司诉A银行H支行储蓄存款合同案

时间:2025-04-29 15:10:50 来源:本站

在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的当下,涉及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储蓄存款合同纠纷屡见不鲜。其中,银行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以及责任范围如何界定,成为司法实践中的焦点问题。F 公司诉 A 银行 H 支行储蓄存款合同案,便是此类案件的典型代表,它深刻诠释了电信诈骗中银行承担赔偿责任应以安全保障义务为限这一重要原则。Image_11349652641906.jpg

案件背景与经过

2019 年 5 月,F 公司在 A 银行 H 支行申请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并与银行签订了《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随后,F 公司开通了银行提供的余额变动通知服务,一切手续看似合规、完备。然而,平静的表面下,一场精心策划的电信诈骗悄然袭来。

诈骗分子通过巧妙的手段,误导 F 公司员工进行了一系列转账操作,致使 112 万元公司资金瞬间流失。事发后,F 公司员工意识到遭遇诈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为挽回损失,F 公司将 A 银行 H 支行起诉至法院,要求银行对此次资金损失承担赔偿责任。F 公司认为,银行作为专业金融机构,在保障账户交易安全方面存在失职,未能有效防范电信诈骗风险,导致公司财产受损。

法院审理与判决依据

一审法院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银行确实负有保障其提供的 U 盾安全性,进而保证公司账户交易安全的义务。但涉案账户的安全并非仅取决于 U 盾,还与 U 盾的使用方式、交易平台的安全性能等多种因素相关。根据双方签订的《银行企业网银 “企业家用户” 授权书》及《企业电子银行服务合同》,F 公司应将银行提供的两个 U 盾交由不同人员持有并使用。然而,在此次事件中,F 公司财务人员未按照 U 盾的使用要求及相关提示进行交易,这成为造成涉案交易损失的直接原因。同时,银行提供了相关流水及 23 笔交易发生时的短信发送记录,证明其已履行了部分告知义务,因此判定银行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二审法院进一步明确,本案的核心争议焦点在于银行是否切实尽到保证公司账户交易安全的义务,是否应当对 F 公司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经审理,二审法院认定,在案涉账户发生多笔且未超过双方约定限额的转款交易,且不存在其他重大异常情况时,银行已及时向 F 公司指定的手机号码发送了案涉账户交易短信,尽到了安全提示义务。此外,F 公司主张在未输入转账交易密码的情况下发生异常交易,与 U 盾存在信息被窃取等安全问题有关,但除员工自述外,未能提供其他有效证据佐证,法院对此不予采信。

北京金融法院在总结此类案件审理经验时指出,在电信诈骗案件中,认定银行是否尽到保障义务主要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考量:

  1. U 盾等网上银行支付是否存在安全漏洞:若银行提供的 U 盾等支付工具存在技术缺陷,导致用户信息易被窃取、交易易被篡改,银行需承担相应责任。但在本案中,F 公司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 U 盾存在安全问题。

  1. 银行是否依据结算合同尽到支付提示义务:银行与客户签订的结算合同明确规定了双方权利义务,其中包括银行对账户交易的提示责任。本案中,银行已按约定及时向 F 公司发送交易短信,履行了提示义务。

  1. 银行工作人员是否参与电信诈骗活动或为电信诈骗活动提供便利:若有证据表明银行内部人员与诈骗分子勾结,或因工作失误为诈骗创造条件,银行必然要承担责任。而本案中并无此类情况。

  1. 柜台交易中银行是否对于大额转账、异常转账等行为进行必要的提示:虽然本案为网上银行交易,但在柜台交易场景下,银行对明显异常的转账行为未作提醒也需担责。本案中,银行通过短信等方式对网上交易进行了提示。

  1. 银行对于用户的身份信息、个人密码等是否存在违法泄露情形:若银行因管理不善导致用户信息泄露,引发诈骗损失,同样要承担责任。但 F 公司未提供证据证明银行存在此类违法泄露行为 。

同时,对于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的认定,需结合银行卡用户是否尽到保护账户安全的责任进行审查,银行卡用户是账户安全的重要参与者。在本案中,银行已经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并及时进行了账户余额提示,公安部门在发生电信诈骗时也进行了电话提醒。而 F 公司自身内部管理混乱,内控机制流于形式,受害人员工未妥善保管支付密码,轻信他人进行转账。综合多方面因素,法院认定银行并未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最终判决银行 “免责” 。

案件启示与意义

这起案件为银行与企业敲响了警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银行而言,应不断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支付工具的技术研发与安全检测,优化交易提示服务,同时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与应对能力,确保在合理范围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对于企业来说,要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落实账户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妥善保管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避免因自身管理漏洞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从法律层面来看,此案明确了电信诈骗案件中银行承担赔偿责任应以安全保障义务为限这一原则。法院在判定银行责任时,并非简单地因企业遭受诈骗损失就要求银行赔偿,而是综合考量银行是否尽到了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以及用户自身是否存在过错等因素。这一判决有助于维护公平、稳定的金融秩序与营商环境,为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