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政动态 >> 警务资讯

回到顶部

老人与数字金融: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刑事犯罪,反诈防骗不能忽视老年群体

时间:2025-04-26 22:42:04 来源:本站

电信网络诈骗成为发展最快的刑事犯罪,主要有以下原因:Image_11349652641906.jpg


  • 技术发展与普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诈骗分子提供了便捷的作案工具和平台。他们可以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迅速实施诈骗行为,且能够突破地域限制,接触到大量潜在受害者。

  • 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诈骗分子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诈骗手法,利用人们对新事物的不熟悉和好奇心理,设计出各种复杂的骗局。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语音合成和视频伪造,使诈骗更加逼真,让人难以辨别真伪。

  • 个人信息泄露严重: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日益突出。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大量公民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银行卡号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诈骗,提高了诈骗的成功率。


老年群体容易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目标的原因如下1


  •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老年人接触互联网相对较晚,对网络安全知识了解有限,难以识别复杂的网络诈骗手段。

  • 掌握家庭财政:这一群体常掌管家庭财政,账户资金相对充裕,成为诈骗分子觊觎的目标。

  • 信息流通不畅:老年人社交圈相对固定,信息更新慢,难以及时接收防骗资讯,面对新骗术时往往孤立无援。

  • 手机操作不熟悉: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操作不够熟练,难以辨别虚假链接、远程软件风险,易被诱导开启 “屏幕共享” 功能或下载非法 APP。


为了加强老年群体的反诈防骗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宣传教育: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可以定期组织针对老年人的反诈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向老年人普及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同时,鼓励老年人参加一些网络安全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子女加强陪伴和引导:子女要多关心老人的生活,特别是在涉及数字金融方面,要耐心教会老人如何正确使用手机银行、网上购物等应用程序,提醒老人不要随意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电话。同时,要关注老人的经济状况,发现异常及时询问和制止。

  • 金融机构和电信运营商助力:金融机构在为老年人办理业务时,要加强风险提示,对大额转账、异常交易等情况进行重点核实。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涉及诈骗的电话和短信进行拦截和提醒,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的通信环境。

  • 建立预警和救助机制: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反诈预警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老年人可能面临的诈骗风险,并及时进行预警和劝阻。同时,设立专门的救助热线,为遭受诈骗的老年人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