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公安部发布的让学生群体屡 “中招” 的常见诈骗类型:
兼职刷单诈骗:诈骗分子通常会在校园论坛、社交媒体群组或招聘网站上发布兼职刷单信息,承诺给予学生高额报酬。他们会先让学生完成一些小额刷单任务,并及时支付佣金,让学生放松警惕。当学生逐渐信任并加大投入后,诈骗分子便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佣金,甚至要求学生继续投入资金以解冻账户或完成更高任务量,最终导致学生遭受巨大损失。
网络贷款诈骗:此类诈骗针对学生资金需求大但信用记录不足的特点,打着 “低门槛、无抵押、快速放款” 的幌子吸引学生。诈骗分子会要求学生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号等资料,然后以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各种名义骗取学生钱财。部分学生可能因不了解贷款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陷入诈骗陷阱,不仅背负高额债务,还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冒充熟人诈骗: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学生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学校、家庭住址等,然后冒充学生的老师、同学、亲友等熟人,以急需用钱、生病住院、购买物品等为由,向学生借钱或骗取钱财。由于学生对熟人的信任,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网络游戏诈骗:在游戏相关的社交群组、论坛或交易平台上,诈骗分子以低价出售游戏装备、账号、点卡等为由,吸引学生购买。当学生付款后,诈骗分子要么不发货,要么发送虚假的交易链接或文件,诱使学生输入个人信息和支付密码,从而盗取学生的钱财。还有一些诈骗分子会以帮助学生提升游戏等级、解锁游戏功能等为名,骗取学生的账号和密码,然后将账号内的虚拟财产洗劫一空。
虚假购物诈骗:诈骗分子会在网络上发布虚假的商品销售信息,通常以热门、紧俏商品为诱饵,如电子产品、限量版文具等,价格往往比市场价格低很多,吸引学生购买。学生下单付款后,诈骗分子会以商品缺货、需要补交运费、手续费等理由,要求学生继续汇款,或者直接消失,学生无法收到商品,也无法追回货款。
助学金、奖学金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学校老师、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为由,联系学生或其家长。他们会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信息,或者以需要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骗取学生钱财。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对助学金、奖学金信息较为关注,容易轻信诈骗分子的谎言,从而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