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政动态 >> 警务资讯

回到顶部

诈骗套路多样!电诈盯上未成年人,该如何防范?

时间:2025-04-26 21:37:09 来源:本站

未成年人容易成为电信诈骗的目标,以下是一些防范电诈的建议:Image_11349652641906.jpg

学校和家庭加强教育引导

  • 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学校应定期开展防范电信诈骗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案例分析、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手段和防范方法,提高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 强化家庭安全教育: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日常教育,提醒孩子不要随意在网上透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家长或老师沟通。同时,家长自身要做好榜样,提高自身的反诈意识,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提高未成年人自身防范意识

  •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未成年人要牢记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包括姓名、学校、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在使用互联网产品或服务时,需仔细阅读隐私政策,谨慎填写个人信息。

  • 增强社交风险意识:在网络社交中,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随意加入不明群组。对于网友提出的见面、借钱等请求,要坚决拒绝。如果遇到言语威胁或其他可疑情况,应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教育未成年人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小便宜。明白 “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那些承诺高额回报、免费领取奖品等诱惑信息,要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因贪念而陷入诈骗陷阱。

加强网络环境监管

  • 家长监管:家长要关注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合理控制孩子上网时间,了解孩子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和应用程序。同时,利用设备自带的家长控制功能或第三方监管软件,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限制孩子访问可能存在风险的网站和应用。

  • 学校监管: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环境的管理,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通过技术手段过滤不良网站和信息,防止学生在校园内接触到电信诈骗相关内容。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置网络安全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上网习惯和网络安全意识。

  • 社会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要求其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网络平台上信息的审核和管理,及时清理诈骗信息和虚假广告,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 学校和家庭联动:学校和家长要保持密切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一旦发现未成年人可能遭遇电信诈骗,学校和家长要立即采取行动,及时止损。学校要协助家长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 与公安机关合作:学校、家庭要与当地公安机关保持密切合作,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公安机关要加强对电信诈骗案件的侦查力度,一旦接到未成年人被诈骗的报案,要迅速开展调查工作,尽力挽回损失。同时,公安机关要定期向学校和社区通报电信诈骗的最新形势和典型案例,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